正文
关于印发《开发区·铁山区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方案》
的通知
各中心学校、区直中小学、培训机构:
《开发区·铁山区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方案》已经教育局办公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开发区·铁山区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方案》
开发区·铁山区教育局
2021年5月26日
开发区·铁山区中小学“五项管理”
工作方案
为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对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的有关要求,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推进育人方式改革,规范办学行为,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现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确保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二、目标任务
加强学生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要求,确保作业总量不超标;加强学生睡眠及午间休息管理,确保学生睡眠充足;加强学生手机进校园管控,确保必要时学生能和家长正常沟通交流;加强学生读物排查清理,确保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加强体质管理,确保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三、组织领导
组 长:王永桂 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李福典 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靖华 党组成员
成 员:余胜、刘树烘、李颖、叶亚鹏、王定栋、唐红梅、区级责任督学、各校校长
四、工作任务
(一)加强作业管理
1.把握育人功能。各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2.强化作业统筹。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每天控制在60分钟以内。初中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得超过90分钟。各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学科组和年级组的统筹,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等时间,尽量使小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课堂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严格执行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布置任何形式家庭作业。
3.注重作业设计。要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将作业设计纳入校本教研工作体系,确保作业难度符合学生实际,不得超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分层布置作业,布置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作业、综合性作业,进一步创新适应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作业形式。
4.规范作业布置。课后书面作业以教材课后练习、学校统一征订的教辅资料为主,其他课后的探究性学习、习作练习、阅读及书写训练等学业安排布置,均应根据课程计划及课程实施情况安排。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高难度的作业,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不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特别是教师不得通过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
5.严肃作业批改。任课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要求学生对错误作业及时订正,及时做好向学生的反馈、答疑等工作。特别是要注重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做好答疑辅导工作。不得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和批改作业。
(二)加强睡眠管理
1.加强科学睡眠教育。各校要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2.保障学生睡眠时间。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3.统筹学校作息时间。走读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50。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初中一般不早于8:00 ;各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的学生,门卫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寄宿制学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4.合理安排就寝时间。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 ;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班主任或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严格培训机构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以确保中小学生按规定时间就寝。
5.加强睡眠监测督导。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睡眠管理与指导工作,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里评价监测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睡眠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督导部门要把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监督范围。
(三)加强手机管理
1.限制带入校园。各校应利用班会、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2.细化管理措施。中小学校要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要通过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3.加强教育引导。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4.做好家校沟通。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5.加强督导检查。责任督学要加强指导学校细化手机管理规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及时解决学校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四)加强读物管理
1.激发阅读兴趣。中小学校要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可设立读书节、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2.科学推荐读物。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推选、审核工作。推荐原则、程序按《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执行。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
3.加强图书室(馆)建设。中小学校要加强图书室(馆)建设,定期更新图书,提高图书室(馆)的使用率。鼓励在教室设置图书角、图书柜、小书箱等,方便学生阅读,丰富阅读体验。
4.建立督查机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学校要建立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报备制度,畅通社会和群众监督渠道,定期对进校园课外读物的推荐情况开展抽查。责任督学要将课外读物进校园有关情况纳入督导范围。
(五)加强体质管理
1.配齐专业教师。中小学校要在核定的教师总人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专兼职体育教师。
2.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严格落实1-2年级每周4课时,3-9 年级每周3课时。中小学校应力争做到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体育课堂要严格落实“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确保指导运动技能符合要求,运动量达到要求。
3.开展体育活动。中小学校要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综合性体育节,大力发展校园特色体育项目,加强专项体育人才培养。中小学校要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要培养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4.综合防控近视。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避免不良用眼行为,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要求,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5.做好体质检测。认真做好每年一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如实记录测试结果,并将测试成绩及时录入系统,保证上报率100%,及格率不得低于85%,优秀率不得低于8%。完善学生体质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台账,针对体质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制定相应管理措施、改善计划,健全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
6.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学校教学、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加强学生营养配餐管理,学校政教处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7.健全责任机制。学校政教处统筹全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定期汇报,同时,学校做好相关协调工作。责任督学加强指导工作,督促学校细化体质健康管理规定。中小学校要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五、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事。教育部门要站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高度,增强工作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积极贯彻落实“五项管理”工作要求,积极有序推进。
2.加强宣传引导。落实“五项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路径,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小学校要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学生主题班队会、家长会学习贯彻“五项管理”相关文件内容,利用LED电子屏、宣传专栏、家长群、印发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做到人人知晓、营造浓厚氛围,使“五项管理”工作得到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和广泛支持。
3.确保工作实效。“五项管理”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学校。各校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五项管理”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综合施策,确保工作实效。各校在5月份要做一次“五项管理”工作的全面自查,结合督导检查结果,形成问题清单,制定整改计划,按要求,分阶段落实整改,在2021年秋季学期全面落实整改。
4.严格督查考核。区教育局将“五项管理”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实行定期督导。责任督学要加强对中小学校“五项管理”的督促指导,确保“五项管理”落实落细。校长是“五项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职尽责。对“五项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与个人,将严格追责问责。
为进一步推动我区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方案的落实,设立“五项管理”监督举报平台:1.开发区·铁山区监督举报电话:0714-6395902,邮箱:38892846@qq.com;2.微信扫码举报。
说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教育督导”微信公众号,点击右下角“互动平台”模板,弹出菜单后点击“举报平台”,对相关情况进行实名举报。
开发区·铁山区教育局
2021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