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事务千头万绪,如何让下沉党员真正发挥作用?
开发区·铁山区铁山街道的答案是列出服务清单,将下沉党员本领用在刀刃上。
铁山街道对已经报到的976名在职党员,根据各报到单位或党员的行业特点、特长爱好、工作时间等不同情况,统筹设立民情收集、扶贫帮困、纠纷调解等12种服务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服务内容,建立在职党员微信群,第一时间发布服务清单,让在职党员了解设定的岗位并结合自身实际选岗,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增强服务的实用性。
同时,该街道实行“两对两定”工作模式,即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结对,服务人员与服务事项结对;定服务地点、定服务时间,27个区直单位联系困难群众1183人,形成了单位分片包网格小区、党员分组联楼栋的常态化帮扶模式,充分调动了在职党员积极性,增强了服务灵活性。
此外,该街道按照“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要求,组织在职党员中的民警、消防救援、医疗、执法等力量进驻网格参与群防群治和服务保障,形成“1+N”服务网格合力,周密做好巡查防控。
“逐步完善自上而下的跟踪问效机制和自下而上的点单派单评单服务机制,推动工作力量向社区下沉、职权资源向社区下放,奋力打造‘一体两翼’基层治理体系的‘铁山样本’。”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铁山区副区长、铁山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千里介绍,自行动开展以来,铁山街道有效解决了一批老旧管网改造、生活垃圾处理、随意私搭乱建等群众的闹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将城市管理工作的触角延伸到了每一条背街小巷。
“您好,我们是社区志愿者,这是《平安创建宣传册》,您看看,欢迎大家多提意见。”9月2日,铁山区政协下沉党员赵霓与6名同事顶着烈日,在铁山街道新村社区开展志愿宣传。根据安排,赵霓将定期下沉到新村社区报到,负责宣传党的政策、联系服务群众、参加公益活动等工作,区组织部和社区党委将对她的履职情况进行专项考核。
“楼顶上干净多了,蚊虫也少了。”9月1日,家住铜鼓地社区昌盛小区的王女士看到原先杂乱的楼顶经过一番清理后变得整洁有序,由衷地感叹。
近期雨水频繁,加上气温炎热,极易滋生蚊蝇。为消除环境卫生隐患,当天,铜鼓地社区党委组织32名在职党员开展“美化环境,防蚊灭蝇”志愿服务,居民对此纷纷称赞。
不仅铜鼓地社区,在冶矿路、九龙洞、矿山路等社区,在社区党委的统一调度下,下沉党员参与到“科学知识普及”志愿活动中去;在新村社区、友爱街社区,党员根据包保的网格责任区,上门入户发放包保联系卡,建立常态化结对帮扶……
“通过常态化开展活动,真正实现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铁山街道党工委委员刘萍萍介绍,铁山街道已经开展下沉党员志愿活动30多场,有效凝聚了下沉党员力量,搭建了党员群众的联系桥梁。
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在创新城市基层治理过程中,开发区·铁山区铁山街道以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双报到”为抓手,积极探索“社区单位联建、职能资源联动”的城市基层党建“并联”机制,用党员志愿者的“辛苦指数”换来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记者 董浩 汪磊 通讯员 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