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开发区·铁山区汪仁镇黄荆头村通往大棋路的长长村道上,106盏太阳能路灯照得整条路亮堂堂,灯杆上大红中国结透着红光,温暖着夜归人。
新装的太阳能路灯
自7月底安装、亮灯后,黄荆头村支书柯旺利晚上有事没事都要走几个来回。“亮了灯,路上村民见面招呼都是笑眯眯的。”村民的欢喜出乎柯旺利意料之外,细想又在情理之中。
这条4公里长的村道,是黄荆头村、王叶村、磊山村三个村出行的主干道。村民家门口就业,电子厂下夜班后,骑电瓶车回家。“一路上有灯光作伴,回家感觉完全不一样。”村民这样跟柯旺利说。
柯旺利想得更远一些:村子边上就是14公里长的大冶湖绿道,还在新建亲子乐园及休闲设施。来大冶湖看看鸟、夏夜吹吹湖风、扎个帐篷露个营,一不留神就成了网红打卡点。沿线路灯亮起来,会有更多人愿意来,不只白天,还有晚上。
农村装太阳能路灯,这件民生实事办在了农民心坎上。
今年,作为市级民生实事,全市目标新增农村太阳能路灯2000盏,市本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中列支400万元,实际完成路灯采购2602盏,覆盖全市62个行政村,惠及7万多农村人口。市农业农村局统计,目前53个村启动路灯安 装工作,已完成安装并亮灯1100盏,预计9月份全部亮灯。
市生态能源局局长易成龙介绍,与传统电网供电路灯相比,太阳能路灯零电费、零排放。按每盏灯40W、日亮灯8小时测算,2602盏路灯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50吨,节省用电30.39万度,减少电费和维护成本约100万元。
太阳能路灯的安装不仅解决了农村夜间出行的安全隐患,更悄然改变着乡村生活。
开发区·铁山区汪仁镇黄荆头村村民在新装的路灯下纳凉
路灯亮起后,黄荆头村村干部刘小兰喜欢晚上带着女儿在村路上玩滑板、骑单车,还拍照、拍视频记录这份“小确幸”。
明亮的路灯,让大冶市大箕铺镇方至畈村的夜晚也热闹起来,聚在路灯下闲聊下棋,村民之间亲近了不少。
大箕铺镇方至畈村村民在新装路灯下纳凉
今年,方至畈村和隔壁的东角山村一起,沿牛皮港的产业路新装了100盏太阳能路灯,让这条蔬菜种植产业路亮起来。“蔬菜下午采摘后,还需分拣、清洗、包装,一大早运往各门店。工人加班至十一二点是常事,装了路灯,夜行人最开心。”方至畈村村支书曹晓军介绍,方至畈村是蔬菜种植大村,全村有7个种植公司带动179户村民种植蔬菜。今年村里蔬菜基地正建500亩大棚,一步步由露天蔬菜向设施蔬菜迈进。村里蔬菜种出来、不愁卖,产业越大越有话语权。
产业路的太阳能灯一亮起,曹晓军就向投资设施蔬菜展示基地的唐总打电话。路灯装到了门口,观光研学地该加快进展啦。
装新的、维修旧的,数一数,方至畈村亮起路灯356盏。“大路光明,小路明亮。”69岁的村民曹树开现在最喜欢的事:白天在家写写字、晚上路灯下和村民谈谈古。
一盏盏新装的太阳能路灯,热闹了乡村宁静的夜晚,照亮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