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开发区管委会·铁山区政府委托,向本次人大常委会报告2020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开发区党工委·铁山区委、开发区管委会·铁山区政府部署和审计法律法规要求,区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审计委员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工委·区委中心工作,聚焦主业、靶向发力,持续推进对财政预算执行、部门预算执行全覆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疫情防控专项资金、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等方面审计,着力揭示重大风险隐患,注重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建设性建议,为开发区·铁山区提供审计监督保障。现将审计结果报告如下:
一、区级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区审计局于2021年5至7月对2020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审计了区财政局组织编制的区级预算执行和区级决算草案、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上级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等方面情况。从审计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编制方面
(1)预算编制不够精准。一是根据2020年区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反映,调整后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224176万元,实际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为234357万元,差额10181万元。二是2020年政府性基金年初预算安排41个项目共计27387万元,当年无支出,报区人大批准予以调减。30个项目年初未列预算,当年实际发生支出,报区人大批准调增预算32621万元。三是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的5项支出预算共计5664万元未细化至具体项目。
(2)部分预算单位存在项目支出预算固化管理。2020年,部分部门项目支出预算仍然存在“基数+增长”的编制模式,预算编报金额固化管理。
2、预算执行和调整方面
(1)部分上级转移支付当年未分配下达。区财政局未按资金文件要求将2020年度3笔转移支付资金184.8万元下达至具体的用款单位予以执行,截至2021年6月拨付资金162.8万元,未拨付资金22万元。
(2)转移支付执行率偏低。截至2020年12月31日,区财政局下达的一般公共预算2019年转移支付指标中,指标执行率低于50%的共19笔共计558.28万元,含执行率为0%的指标8笔共计108.58万元。
(3)预拨经费科目挂账未及时清理。2020年开发区总预算会计中的“预拨经费”明细科目存在挂账情况,未及时进行清理。
3、其他财政管理方面
(1)部分结转结余资金未收回予以统筹安排。截至2020年12月31日,涉及7家单位结转多年的指标金额293.31万元,区财政局未收回进行预算统筹安排,其中:基本支出历年结转结余资金68.99万元(实为两区融合前铁山区预算单位的项目支出)、项目支出历年结转结余资金224.32万元。
(2)部分项目连续两年执行进度缓慢。截至2020年12月31日,涉及3家单位的4个预算项目从2019年至2020年,连续两年执行进度缓慢。
(3)部分往来款项科目核算未细化至单位或个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开发区非税专户的“暂存款-一般暂存-其他暂存-其他”科目中挂账49.63万元,未细化至单位和个人,导致往来款项常年挂账性质不明确。
4、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一是部门绩效管理工作有待提升。部分单位编制的2020年项目自评报告中存在指标设置混淆、自评得分不符合实际的问题。二是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未纳入绩效管理。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均未开展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绩效跟踪、绩效评价等绩效管理工作。
审计指出问题后,区财政局正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整改和规范,如将在2021年预算调整时对预拨经费清理列支;督促相关单位加快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加大结余结转资金和往来款项的清理统筹力度;深化预算一体化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等。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区审计局采取大数据分析的方式,对区直71个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开展审计。
从审计情况看,区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各单位较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三公”经费、会议费及培训费支出513.99万元,较上年降幅37.33%;各单位注重健全内控制度,严格管理,自觉遵守财经纪律,违纪违规问题明显减少。
但是,审计也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项目预算执行率不高,结转两年以上项目资金未收回,专项资金使用和政府采购备案程序不规范、固定资产核算和差旅费报销不合规、单位个人长期欠款未及时清理、单位往来款项账务处理不准确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纠正、规范。
审计指出问题后,各相关单位十分重视,积极整改。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已完成整改固定资产核算不合规问题,已将32.78万元的电子设备纳入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区政法委均已完成整改差旅费报销不规范问题,退回多报销餐补;区建设局对单位个人长期欠款进行了清理,已收回个人长期欠款1万元。其余问题,各相关单位正在积极整改中。
三、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根据审计计划和组织部的委托,区审计局完成2020年经济责任审计项目8个,即对5个社区主职、3家区直部门的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纪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问题资金共计19609万元,其中:违规金额11万元,损失浪费金额18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9580万元,提交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16篇,向纪委监察机关移送案件线索1个。
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财务核算不实;财务手续不齐全;支出事项未经政府采购程序;账外收支房屋租金;超范围发放选举误工补助;社区办公房屋及配套用房未清理入账、企业拖欠县域调度资金未清收到位、往来款项长期未清理、擅自维修加固国有资产造成资金损失浪费等问题。
审计指出问题后,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研判。区文体旅游局完善了《开发区·铁山区文化和旅游局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四棵社区、鹏程社区分别清退了超范围发放选举误工补助0.4万元、0.59万元;木栏社区已收回欠缴租金3万元;鹏程社区已将账外收支的房屋租金3.5万元缴至财政专户。其余问题,各相关单位正在积极整改中。
四、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区审计局把2020年疫情防控专项审计、企业复工复产审计调查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重点关注中央、省和各级财政安排的疫情防控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的分配、管理、使用情况;关注相关税费减免政策、财政贴息政策、贷款优惠政策等精准到位情况;及时发现和督促纠正截留、挪用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等突出问题。持续关注我区复工复产政策落实情况,深入调查分析和反映企业复工复产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2020年2至4月份开展了疫情防控专项审计,发现了捐赠款物分配公示不及时、少数物资分配不够及时的问题。
审计指出问题后,区民政局对于后续的捐赠款物接收及发放情况,做到了定期公示;区卫健局对于折价约400.12万元的库存物资进行了及时分配调拨。
(二)2020年3至4月份同步开展了企业复工复产审计调查,发现了融资难、订单不稳定、技术骨干缺失、疫情影响企业参与经济活动的问题。
审计指出问题后,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等单位积极努力为企业服务,全年累计为我区49家企业提供“4321”贷款担保2.3亿元;为困难企业、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落实信贷展期和专项优惠贷款;为中小微企业等减免房租732.67万元;申报国家、省、市企业重点创新项目16项;向复工复产企业的返岗员工发放交通补贴632万元。
五、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根据审计计划,区审计局完成2020年政府投资项目审计10个,项目送审金额合计12618万元,审结金额合计10456万元,审减违规金额2162万元。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包括项目建设管理、招投标程序、现场监管中存在违规问题,如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擅自开工;工程监督管理履职不够到位;未按约定签订和履行施工合同;多计项目工程款;招标归档资料不齐全等。
审计指出问题后,各相关单位已扣减多计工程款,并积极完善相关制度,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控制工程造价,规范监督管理职能。
六、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
(一)强化预算编制管理,推进绩效结果运用。一是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将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压缩预留项目资金规模,切实细化预算;合理测算资金需求,提高预算安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做好预算执行前期准备,推进预算绩效与预算管理有效融合。在预算编制环节突出绩效导向,在预算执行环节加强绩效监控,在决算环节全面开展绩效评价,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刚性约束,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扩围升级。
(二)深入挖掘财力财源,加大统筹盘活力度。一是进一步提高各类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做好各类沉淀资金清理盘活工作,防止资金使用“碎片化”,切实压减沉淀资金规模,积极应对减税降费及新冠疫情面临的减收压力,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二是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按规定将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库,杜绝收入长期滞留财政专户。三是加快专项资金拨付使用进度,减少资金滞留财政和主管部门的时间,及时拨付和使用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优化财政政策体系,增强服务保障水平。一是深化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财政政策体系,全力保障党工委·区委、管委会·区政府中心工作。关注经济下行压力,做好财政增收节支,落实好存量债务的化解任务,着力防范风险隐患。二是夯实政府决算报告和资产报告的核算基础,指导各预算单位加强对财政政策的理解和落实,不断提升部门、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以上是2020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作为全区经济监督的职能部门,我们将继续在开发区党工委·铁山区委,开发区管委会·铁山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指导和监督,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锐意进取、尽责担当,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区贡献审计力量!